年3月,美国的武器研究专家为了验证“巨型火炮可以发射航空炸弹”的猜想,研究出了一款名为T1型炸弹测试装置。在测试的时候,T1型炸弹爆发出了惊人的威力,这让在场的高层军官纷纷表示——希望这一型号的火炮可以尽快被运用在战场上,这就是绰号为“小戴维”36英寸T1型大型臼炮。
当时,德国布置的齐格菲防线在卢瓦尔河谷、塞纳河流域、马恩河流域等重要河道建造防御工事,在25个重要地区的防线上建造了坚固的混凝土碉堡。如果盟军想要突破防线,进行反攻的话,就必须穿越防线中的碉堡。但是,当时的战地炮兵武器很难让盟军在击退敌人防御的同时保持住进攻的节奏。面对这一情况,少将G.M.Barne在办公室召开了相关会议,他们希望可以研制出重量超过磅、射击距离至少有码的一种可以摧毁德国工事的武器,于是“小戴维”工程应运而生。
“小戴维”工程的设计师认为,想要研制出的武器能够在纳粹无防备的情况下摧毁防线的话,这一款武器就必须在天黑的时候安放在隐蔽的位置,然后等到午夜开火攻击之后可以尽快撤离。这样一来这款武器就必须能够在铁路、公路上平稳运输。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设计师设计了两个坦克运输车来运输武器的炮管和基座的冷却系统。
虽然,在参照德国巨型超级加农炮之后,“小戴维”工程的设计师对武器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设计,但是想要在不延误战机的情况下生产出这款武器却难上加难,毕竟战争不会因为他们要建造火炮而停止。为此,“小戴维”工程的研发人员将武器的所有配件交给了Mesta机器公司进行生产,要求Mesta机器公司能够马不停蹄的进行生产。在Mesta机器公司工人以每天工作16到18个小时的状态下,他们终于在5月份的时候将武器的配件生产出来,成功地拿下军方的订单。同时,他们还将这款武器命名为“小戴维”36英寸T1型大型臼炮。
“小戴维”36英寸T1型大型臼炮采用的是mm口径的炮弹,炮弹的重量达到了1.68吨,战斗部约为千克重,最大的射程达到了8.2千米。“小戴维”的炮管虽然和迫击炮一样是由膛线、升降段、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但是炮管使用了三段熄灭方法将炮管的强度提升至每平方英寸磅,成功的让“小戴维”的射击距离能够多增加码。
它的设计原理非常简单,它采用炮口炮弹的装填方式,使“小戴维”火炮的炮管在射击时能够支撑在部分埋入掩体的钢体箱中。为了提高“小戴维”的机动性,钢体箱还配备了1个升降齿轮和6部千斤顶对“小戴维”的炮管进行拆卸和安装。
年10月,“小戴维”36英寸T1型大型臼炮在美国东部马里兰州哈福德县的阿伯丁试验场内进行测试。它虽然在静态引爆的情况下可以将一百平方英尺范围内混凝土厚板夷平,但是“小戴维”的打击精度非常低。
而盟军在“小戴维”进行测试的时候,已经摧毁了齐格菲防线,欧洲战场已经构不成威胁了。于是,美国就把“小戴维”转至日本战场。但是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改变了战术,以两颗原子弹结束了战役。虽然“小戴维”36英寸T1型大型臼炮在战争中没有被派上用场,但是它仍然是美国研制出来的世界最大的大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