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千斤顶 >> 千斤顶资源 >> 正文 >> 正文

深中通道是什么有了这条通道,深圳到中山由

来源:千斤顶 时间:2025/4/20
#三分钟讲科普#

耗资亿的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前,我国又修起了连接深圳到中山市的“深中通道”。

如今港珠澳大桥通车5年,深中通道主线也贯通了。但是,这亿的耗资还是有些让人心疼,明明有港珠澳大桥和虎门大桥,为什么还要修深中通道呢?

深中通道究竟是不是“多此一举”,今天我们就认真去看看。

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的“超能力”奇迹

深中通道,也叫深中大桥,这条通道集“桥、岛、海底隧道”于一身,横跨伶仃洋连接中国广东深圳市和中山市,硬是将2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了半小时。

这项超大跨海集群工程俯瞰就像一条蜿蜒巨龙盘旋在海上,突然一头扎进海中,场面十分震撼。

深中通道于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预示着图纸上的双向八车道的海底隧道即将成为现实;经过6年时间,中山大桥部分和伶仃洋大桥部分实现全线合龙。

今年6月11日,长6.8公里的海底隧道部分也成功合龙,不到一个月,人工岛主体结构完工;11月28日,广东立交集团发布消息称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预计年6月实现全面通车。这项超级工程有哪些超能力呢?

超高难度,创造多个世界第一。深中隧道不仅是中国十三五重大工程,更是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复杂的工程之一。

深中通道主跨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离岸海中悬索桥;桥面离海水高达9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桥面海中大桥;离岸悬索锚定万吨,创世界最大海中锚定;热拌环氧沥青钢桥面日铺装达到㎡,创世界纪录。

多个世界第一,大型跨海集群工程,攻克了一个个江海带来的大难题。

超级震撼,如神龙越海横跨伶仃洋。从空中俯瞰海面上如巨龙蜿蜒,人工岛似大鹏展翅,地下还有超长的沉管地龙,从地上到地下,都只有两个字“震撼”!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宽46米,设计时速为公里/小时。每一项数据都是世界顶尖,每一个建设环节都震撼全球,这是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先进工程。

超级骄傲,中国制造世界之最。

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办公室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的深中通道建设难度极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年核心团队组团去国外类似项目调研学习,但是到了现场以后,人家不给考近不给拍照,不远万里看了个寂寞!

那时候团队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建成深中通道,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回国后他们组织了国内全产业链的顶尖团队进行系统技术攻关,才有了如今的深中通道,%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远优于世界同类工程。

西人工岛施工现场

基建狂魔解决了多少难题才有深中通道?

在深中通道的建设过程中,有无数难题等着我们的建设团队,最终,中国人带着自己的超级智慧都一一解决了!

首先是双向八车道的海底隧道怎么挖?英法海底隧道单条隧道宽度只有7.6米,用盾构机绰绰有余,但我们的深中通道宽46米,盾构机最大直径也就17.5米,显然没法使用!

所以中国的办法是:不挖!把隧道先建设好再沉入海底,这就是“沉管”模式,先在工厂里把宽46米长米高10.6米的沉管隧道建好,然后一节一节沉到海底拼接,最终形成双向8车道的海底隧道。

那么,这么大的沉管怎么运到海底位置呢?不好意思,又超乎你想象,直接把沉管工厂建在海边,沉管建好后,下面安装台移运台车,靠滑轮将沉管运到无水巨池中,封闭后水池放水,沉管此时就会浮起来。

再由拖船将沉管拖到相应位置,向沉管中提前设置好的压载水箱灌水使其下沉并拼接。最后拆除沉管内的压载水箱,在外部增加砂石覆盖重力,将沉管固定在海底。

如此大的沉管连接岂不是很难?不漏水吗?确实很难,但是也阻止不了团队解决问题,每一节沉管下沉到与前一段相距5cm左右,在沉管上方使用千斤顶拉合,拉合力会使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将海水往外排。

同时,两个沉管连接处的海水排出,形成真空,拉合力更强,加上沉管结合处外部严密的焊接工程,网友们担心的漏水问题就不复存在啦。

这时又有人问了,海水腐蚀问题怎么解决呢?官方说的是在海底放年不腐蚀,工程团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处理防腐蚀问题的。

钢壳表面喷涂了5层防腐蚀涂层,均为防腐蚀防酸碱的纳米级玻璃鳞片涂料;每一个钢壳上都放置了个牺牲阳极,海水腐蚀首先会腐蚀牺牲阳极,有效保护了钢壳表面。这样多层保护就能保障钢壳在海底使用年。

当然,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难题,譬如沉管之间如何拼接,如何防止漏水等等,团队都靠着中国的智慧逐步解决了,不得不为中国基建点赞。

深中通道为什么必不可少?

很多人虽然也为深中通道感到骄傲,但是对于平均万/米的造价还是深深肉疼,有的认为,港珠澳大桥和虎门大桥也差不多够用了,还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来造一个海底隧道吗?实际上,深中通道非常必要。

首先是港珠澳大桥与虎门大桥的现状,决定深中通道需要建。虎门大桥于年通车,如今已经26年有余,已经是一座老桥,而且虎门大桥的通车压力一直很大,在粤港珠澳大湾区的作用已经发挥到极致,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多的基建来串联。

虎门大桥

港珠澳大桥的问题在于通车流程非常繁琐,并非想过就过,需要相应的通行证、车牌照等等,办理非常难,因此也无法分担虎门大桥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深中通道就非常有必要开通来缓解大湾区车辆来往的需求。

其次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迅速发展,需要基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又被称为黄金内湾,指的是环珠江口公里的城市带。

这里是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的地方,包含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两条科技创新走廊、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群、港口群等高端的要素资源,这里的城市GDP破万亿,是我国的大贸易中心。

一切的一切都标志着黄金内湾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是推进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国家经济双循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深中通道将深圳与中山的车程缩短至半小时,大大拉近了黄金内湾城市间的距离,有利于内湾强化信息互通,打破行政壁垒,全面提升市场一体化发展,形成增长新动力。

因此,从黄金内湾的未来发展角度和已有两座大桥的现状来看,深中通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结语

深中通道主线的全线贯通,让我们离海底隧道通航又进了一大步,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基建的速度与力量。

它不仅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更为国家经济发展积蓄了力量。期待一年后,黄金内湾在深中通道的引擎力量推动下,走向高端繁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