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立红,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第一采油作业区采注运维三组的组长,也是大家公认的一线工人里的创新能手。
参加完党的二十大,她对创新有了更多的理解,带着这些思考回到岗位,这几天,她带着团队开始了新一轮技术创新。
大港油田是一座有着近60年历史的老油田,尤立红所在的班组负责运维油井多个。
每个油井,都会有一种“几”字形的输油管路,遇到油井故障,需要紧急抢修时,更换阀门、仪表,都要靠人力或大型机械,将碗口粗的管路撑开、对正,费时费力。
去北京参加党的二十大之前,尤立红带领团队研发出一种辅助工具,在手摇千斤顶两端加上管道固定装置来替代人力,撑开管道,方便工人操作,快速抢修。
她在北京时,请人定制的工具做出来了,到底好不好用呢?这两天,大家带着工具,到生产一线试试实际效果。
看到这个装置确实管用,省时省力,尤立红放心了,但是多个油井,每个油井管路的情况都不一样,形状、尺寸、保温层厚度都不一样,怎么让这个小发明方便拆装,在各种场景里,都用着方便、顺手呢?
尤立红带领团队还要到不同的现场反复试验,跟大家征求改进意见,完善细节设计,让新装置成为可以拆装、变形的趁手工具。
创新,在尤立红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
从年工作室挂牌成立,尤立红带领劳动模范、技术骨干组成的创新团队,针对生产中工友们遇到的操作难点、堵点,大家一起想办法,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
到现在,工作室已经进行了技术革新多项,还有40多项,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小发明、小创造,给一线解决了上百项生产难题,也给企业带来了上千万的效益,真正成了来自基层的“金点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忙活了一上午,从生产现场回到工作室,尤立红跟大家围在一起,分享对党的二十大的感受。
激发个人的创新活力,从更多基层工人在操作中寻找创新的点子。
这几天,尤立红又组织30多名工作室成员,到一线征集生产难题,重点提升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也鼓励更多一线工人用自己的实践参与创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