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3日,在河南平顶山郏县渣园乡范寨村,今年55岁的村民张宪延(图中右一)正在和大家一起往一口大鼓上蒙鼓皮。张师傅所在的村庄曾以制作大鼓而名闻乡里,张宪延也是家族制鼓手艺的第七代传人,在很多人不再从事这门手艺的今天,他和村里的几位乡亲坚持了下来。
这座传统的农家小院,就是张师傅和乡亲们工作的地方,院子里堆满了木材和制作工具。进入冬季田地里的农活不多了,再加上春节也是大鼓销售的旺季,大家一早就来到院子里,按照不同的分工紧张地忙碌着。
据张师傅介绍,传统大鼓的制作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制作鼓桶,第二阶段是刮皮做鼓面,第三阶段是蒙鼓皮和踩鼓,第四个阶段是修饰上漆,每个阶段又分不同的程序和环节,工艺十分复杂。
用来制作鼓桶的木材,主要是当地的槐树、桑树、榆树、杨树、苦楝树等,这些木材被做成弧形的木片,然后放在这个特制的“蒸笼”里烤制,烤制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木材中的水分,防止鼓身因使用环境变化而变形。
在院子里的两口大缸里,泡着整张黄牛皮,这些牛皮选用的是三岁以上的母牛皮,由于牛皮质地坚硬,需要长时间浸泡松软以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泡好的牛皮,用剃刀去掉牛毛和赘肉,然后还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刨皮”,刨皮的手艺很有讲究,刨重了牛皮会破,刨轻了影响鼓的音质,所以这道工序没有几年的功夫不易掌握好。
制作鼓身的木板上,都写的有编号,按顺序拼接完成后,用铁圈固定,然后反复修正打磨。乡亲们使用的工具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基本上以传统的居多,因为很多工序也非机器能替代,需要人工凭经验用老工具来制作。
在鼓桶的里面,我们还看到了两根大弹簧,张师傅说这是为了增加鼓的共鸣音,将来敲起来铿锵有力,声音的穿透力更强。
鼓身和鼓面都做好了,接下来就要进行最为关键的蒙鼓皮工序了,这时候大鼓身会被众人抬上这个架子上固定好,另外鼓皮也用工具固定在鼓身上,然后张师傅抡起锤子击打木座底部的一个“木楔子”,随着楔子的推进,鼓面会张的更紧。
和现在许多新工艺用千斤顶不同,张师傅这里做大鼓,还是要按传统的“踩鼓”工序来进行,只见在鼓面上同时站了三位劳力,鼓的上方还系有一根绳子,大家挽着绳子在鼓面上踩跳,越踩鼓面越薄,将来声音就越响。
鼓面蒙好,鼓身上漆,有些还要按照客户的要求画上图案,张师傅和乡亲们做的大鼓,有一米二、一米五等多种直径,一米二的要三四千元一个,不过由于工序复杂,他们十几个人一年也就做出来三四百个。
在村口的路边,有几盘大鼓和小鼓矗立着,走近一看才发现是雕塑,作为一个有传统技艺的村庄,随着网络的传播,如今知道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会做鼓的人少,会修鼓的人更少,所以平常不但买鼓的人多,还有不少人拿着损坏的鼓找张师傅他们来修。摄影记录
张根栋(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