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千斤顶 >> 千斤顶介绍 >> 正文 >> 正文

河北工人报炼钢炉前的技术创新大咖李

来源:千斤顶 时间:2022/6/16
北京酒渣鼻医院电话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12/8941331.html
《河北工人报》刊登报道,炼钢炉前的技术创新大咖——李波。全文内容如下:

炼钢炉前的技术创新大咖——记冀南钢铁集团裕华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副总经理兼炼钢厂厂长李波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作者:

■李波在操作室查看生产数据■李波检查新产品质量■李波跟踪观察技改成效■李波召开技术创新诸葛亮会■李波向同事传授技术

人物速写

李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稳、干练。一身合体的工装,说话不急不慢。在冀南钢铁集团,李波可谓是一位奇人,他和企业老总既不沾亲带故,也没有名校的毕业证书,他进入公司11年多时间,当了2年转炉车间主任,当了6年炼钢厂厂长,年被公司聘任为副总经理兼炼钢厂厂长,进入了公司管理层。李波的每一次职务晋升,都是公司破格提拔。

邯郸市总工会和市科技局联合授牌由李波担纲的创新工作室为“邯郸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3个大项、15个小项的技术攻关,其中仅将铸坯拉速由原来的每分钟1.1米提高到了现在的每分钟1.75米,使铸坯产能提高了28%,每月就为公司增加收益近万元。

1、最年轻的炼钢炉长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摘自李波日记

在李波的人生履历上,年是他的人生转折点。这一年,他应聘到冀南钢铁集团裕华钢铁有限公司从事炼钢炉前工。

李波介绍,他毕业于邯郸市轻化工专科学校,虽然在学校较为优秀,但所学的知识,与炼钢炉前工属“风马牛不相及”。但他很喜欢这份工作。

初上炉台,李波便被那火热的炼钢场景、宏大的生产现场所震撼:操作室里数十个操作按钮在闪烁,各式各样的机器设备在轰鸣,奔涌的钢流在炼钢工的操作下铸成优质的钢坯,一切紧张而有序。

李波深知,要想在炼钢平台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尽快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从那以后,炼钢平台前多了一个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身影。他先后拜炉长和老工人为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掌握了转炉、摇炉、加料、操枪等各工种操作技能,足迹踏遍炉台的每一个角落,完成了普通职工至少三五年才能完成的进步过程。

熟悉炼钢厂生产流程工作的人都知道,操枪工相当于炉前主操,炉长不在时就替炉长安排人测温和取样等,能担任操枪工的职工,没有三五年的工龄是难以胜任的。李波进公司仅八个月就成为了熟练的操枪工。“我根据炉内火焰的颜色,就能判断出炉内钢水的温度。”李波介绍说,如果温度不达标,损失都是以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元计。虽然有专业设备进行温度测量,李波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此外,他还能用肉眼判断出炉中翻滚的钢花的碳含量。

两年后,由于技术过硬,李波被裕华钢铁有限公司破格提拔为最年轻的炼钢炉长,打破了公司一般需要七八年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炼钢工的“规矩”。

学习是提高工作技能的前提,更是技术创新工作的基础。

——摘自李波日记

2、坚持学习不断提升

“在担任转炉车间主任时,管理一个车间,一靠与职工一起出力流汗,二靠经验。”李波说,担任炼钢厂厂长后,过去的那一套已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他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

李波介绍,作为一名炼钢厂厂长,不仅要考虑生产效益,还要考虑节能降耗。这就需要不仅能熟练驾驭各种设备,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改。为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报了自学考试大专班。

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李波在办公室支了一张简易床,从家里拉来了被褥。白天他盯在车间,晚上抱着书本自学,12点以前很少睡觉。经过自学,他以优异成绩取得“炼钢工艺工程师”证书。

转炉在生产过程中,因兑铁、加废钢等强力冲击和冶炼过程中对炉衬的化学侵蚀,导致转炉倒渣面炉衬损伤较为严重,但为了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保护炉衬,只能经常性的对转炉的炉衬进行局部修补。

“修补炉衬并不容易,因为缺乏专用工具,在修补时对炉衬内倾斜角度难以把控。”李波介绍说,这也是国内冶金行业至今没有攻克的难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认准的事就一条道走到黑的李波,决心攻克这道难题。

李波的同事介绍,在那段时间,李波的作息规律是办公室、车间“两点一线”,多少个不眠之夜,李波反复琢磨,仅画的草图,摞在一起就有60厘米高。

经过1年又3个月的反复试验,李波成功研制了一款新型补炉装置。李波介绍,在新型补炉装置防护板的顶部安装了滑动连接支撑柱,板内用螺栓固定底板,底板的顶部有固定壳,通过齿轮与连接柱及压缩弹簧,使装置能够通过旋转对转炉炉衬内部炉渣与生铁块铺平,并通过压缩弹簧的缓冲防止转炉炉衬补炉时因为震动导致产生裂痕。又经过三四个月时间进行反复改进,利用齿轮与刻度盘的配合,使得装置在对转炉炉衬进行旋转时能够通过刻度盘表面的刻度直接看到旋转角度,提高了补炉的精确度。新型补炉装置已成为公司生产线不可或缺的设备,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压力才会有奋起,有险阻才会有搏击。

——摘自李波日记

3、攻克生产中的“拦路虎”

在钢铁厂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装卸废钢、废钢入炉、吊运钢水、转运物料、吊运钢坯装车、配合检修人员检修设备等,都离不开天车。由于天车启动频繁,导致车轮磨损严重。为确保天车运行安全,就得时常安排专人进行检修或更换车轮。

李波介绍,按照传统的更换天车车轮流程,前期准备时间久,需要人员多,还需临时搭建平台、安装千斤顶,拆装步骤繁琐,既耗费时间,又影响生产流程。他将攻克这道难题作为由他担纲的创新工作室的首要课题。

虽然开车到他家用不了一个小时,但李波有半年时间没有离开公司,他白天在车间对照图纸进行研究,晚上在值班室翻阅书籍、查找技术资料。

为使泵站天车内部液压油通过综合阀高压软管进入液压缸,带动防滑盘进行伸缩,而另一根高压软管连接另一端的装置进行运作,但达到对天车的升降和易于更换车轮并不理想。多少个不眠之夜,李波是在创新工作室里度过的,图纸草图就绘制了上千张,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如何使固定块移动出滑轮壳的内部,解除对车轮的限制却成了一只“拦路虎”。

李波为此苦思冥想,一连多天没有回家,也没给爱人打电话。一次,实在气不过的爱人找到公司想和他吵一架,但到了公司看到身心疲惫、神情憔悴的李波时,爱人心中满腹的怨气顿时消了。

一天晚上,已上床休息的李波突发奇想,认为可以在车轮装置防护壳通过焊接连接一个锥齿轮,锥齿轮再与螺纹杆进行连接,再在底部固定一车轮,滑轮外壳的一侧再固定一辅助升降的电动液压千斤顶。李波说,没想到,困扰多日的难题迎刃而解了。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起增介绍,此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引来多家同行前来取经。

决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首先是工作态度,其次才是能力。凡事全力以赴,尽心尽力,才能有所建树。——摘自李波日记

4、全力以赴解决难题

炉渣是钢液二次精炼过程中的重要材料,炼钢关键在于炼渣,好渣之下出好钢。钢水的炉后处理需要造顶渣,顶渣的作用是覆盖钢水,保温隔热防氧化,其次顶渣还要兼具吸附夹杂物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用CaF2来降低精炼渣的熔点,虽然有较好的化渣效果,但是CaF2对包衬的侵蚀较快,使钢包使用寿命缩短。目前,精炼过程所需的时间长,温度高,所得钢中夹杂物含量较高。“李波创新工作室”成员李小芳介绍,现有掌握的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李波介绍说,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同行对精炼渣生产工艺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仍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他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查找技术资料和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在每吨钢水中,依次加入~Kg的活性白灰和50~55Kg的铝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达到效果,又节省成本。经过反复实验,虽然有些效果,但还不是他最终想要的结果。

“李波创新工作室”成员马建楠介绍,做事尽善尽美是李波的原则。李波又采取分阶段脱氧,先把钢水脱氧至40ppm左右,利用低熔点的合金来加速熔化造渣料。之后通过补铝线方式,深脱氧。利用石灰石高温分解CaO+CO,起到渣子发泡,覆盖钢水,生成的CO2气体,还起到保护钢水不被氧化的作用,减少钢水增氮。后来,随着实验又添加了氧化铁、氧化锗和氧化镉合金,这才有效降低了熔点,缩短了生产工艺时间,实现了快速成渣,减少甚至避免了炼渣过程中的结块情况出现,达到了夹杂物去除效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考虑一百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千次,不如去实践一次。失败一万次,只要不放弃,终有成功的一次。——摘自李波日记

5、致力创新降本增效

连铸机的铸坯拉速是在设备建造之前,设计方参考了企业生产上下工序的产能而进行设计的,它的各种技术数据很难改动。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原设计铸坯拉速已跟不上生产需要,成为严重制约企业提升效率和节能降耗的“瓶颈”。

“我决定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对关键环节进行低成本自主技术改造,释放连铸机效能。”李波介绍说,就是想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对制约板坯拉速的环节进行改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李波首先对结晶器锥度设计进行优化,使锥度按照拉速进行随意调节。虽然拉速提高了,但新问题又出现了,拉速提高,在同样有限的长度,冷却时间缩短,必须加大冷却强度,确保出扇形段铸坯完全凝固,经过实验,阀门开度已到%了,总水量却低于设定值,造成局部冷却不均匀,达不到预期冷却效果。问题卡在了哪里,使李波一度束手无策。

一次,李波在职工澡堂洗澡时,发现花洒出水缓慢,原因是水垢堵塞了花洒出水孔。他眼前一亮,突然想到是否水嘴被水垢堵塞,导致冷却水流量不足。为论证突如其来的想法,他顾不上洗完澡,就匆匆赶到车间,检查发现水嘴都不同程度地存有被水垢堵塞现象。找到问题的症结后,解决了局部冷却不均匀。

按下葫芦起来瓢。拉速提高和冷却水量变化后,入每个扇形段的铸坯厚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铸坯又出现中心裂纹几率大。李波介绍说,提高拉速目的是提高公司效益,但频出不合格产品也不行。他又对辊缝、开口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并借助辊缝仪,修正各段开口度、辊缝,确保了铸坯无裂纹。

武安市总工会经济部部长宁庭勋介绍,李波的此项创新成果使铸坯拉速由原来的每分钟1.1米提高到了现在的每分钟1.75米,产能提高了28%,每月为公司增加效益近万元,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技术创新没有快车道,成功没有高速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懈的努力,这是李波对他近几年致力于技术创新工作的感悟。如今,李波和他的创新工作室成员又有了新的目标:用自己所能,打造绿色环保、高效能和低耗能企业,让冀南钢铁成为一颗钢铁行业璀璨的明珠。

来源:河北工人报

编辑:李晓洁

校对:张华

审核:乔学恩申曾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