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周永梅正在测量无障碍卫生间门的宽度。资料图片图②:黄磊(右二)和队友们一起进行救援演练。人民日报记者贺勇摄图③:夜色中的“冰丝带”。人民日报记者贺勇摄图④:赵炳陶(右)正在讲解“冰丝带”屋面设计和施工情况。董晨明摄(人民视觉)
当前,距离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越来越近,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中国人民更是充满了无限憧憬和期待。
每场备受瞩目的大型赛事背后,总有众多默默付出的人。6年多来,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不断壮大筹办人员队伍,他们中有很多年轻人,活跃在场馆建设、医疗、交通、无障碍环境优化等领域,辛勤工作、精益求精,为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助力添彩。
周永梅:
秉承工匠精神,规划建设场馆无障碍设施
打开台板、固定座椅滑轮、按动电钮、选择上行,简单几步操作,无障碍升降平台就带着坐在轮椅上的晏先生上了10余级台阶,抵达座席区。
“升降过程平稳,点赞!”在北京赛区首都体育馆的一处楼梯间,参加无障碍设施测试体验的晏先生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升降平台到达后的提示声音太刺耳,可以换成更柔和的音乐,以免给残障人士造成心理压力;另外语音系统可以调整为双语,更符合国际赛事运行需求。”站在工作人员队伍里的周永梅提出了可以改进的细节。90后女孩周永梅是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的一名项目工程师,和同事们一起负责北京年冬奥场馆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北京年冬奥场馆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共有41个场馆,其中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6个,这些场馆内外的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席位、无障碍停车位、盲道、坡道、无障碍通信服务等都需要专门的规划与建设。“残障人士作为设施的使用者最有发言权,每次测试时,我们工作人员既希望得到好评,又希望能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周永梅说。
“规划和建设无障碍设施要有工匠精神,多抠细节、精益求精。”这是周永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的办公桌上,《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被翻得卷了边,对于轮椅坡度、扶手长度、轮椅通道净宽等重要建设标准,她都记得门儿清。然而,抠细节不仅需要严格遵照标准,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调整优化,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
前不久,周永梅像往常一样带着卷尺、测距仪、坡度仪等踏勘常用工具,和同事们一起来到张家口赛区检查无障碍设施建设。走进无障碍卫生间,周永梅拿出卷尺测量坐便器周围的扶手长度,对于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来说,这些扶手可以给他们提供抓握和支撑需求。
“上翻式扶手长度毫米,符合《指南》标准。”周永梅一边测量,一边将结果告诉同事。随即,细心的周永梅突然发现眼前的坐便器外形较大,毫米长的扶手建在旁边显得有些短,需要适当加长。“一般扶手的前端要与马桶的前沿大致找齐,残障人士使用时才方便借力,《指南》里的标准是通用标准,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马桶的大小调整扶手长度。”周永梅指出。
多看一眼、多一次换位思考,可以排除无障碍设施中的障碍,多一种预案就能为残奥健儿们创造更加安全适用的无障碍环境。在规划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广场区无障碍设施时,考虑到赛时需求和赛后利用,周永梅和部门同事建议修一条从地面到地下一层的无障碍坡道,起初业主方认为无障碍电梯就可以满足运行需求,加修一条坡道用处不大、增加成本还影响建筑美观。“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聚集在电梯口是很危险的事情,同时坡道还可以满足应急疏散的要求。”周永梅十分坚定。沟通协商持续了近一年,会谈多次,业主单位最终认同了这一建议,缓解无障碍电梯运行压力。
从事冬奥场馆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4年多来,周永梅对无障碍环境有了更多理解和思考:“希望以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增强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提升城市无障碍设施水平、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帮助残障人士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成果。”
黄磊:
高山救援,为冬奥健儿保驾护航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赛道上,一名运动员在比赛时突然摔倒,伤情严重、急需救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救援队副队长黄磊率领4名队员,拉着雪上救援船及配套救援器材,在雪道中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初步检查后,黄磊快速判断受伤部位和情况,并在现场对伤口包扎、固定处置,紧急将这名受伤运动员固定在担架上,抬入雪上救援船,然后迅速运往附近的运动员医疗站,整个救援过程仅持续了10分钟。
这是今年2月延庆赛区开展全流程应急演练的一个场景。
高山滑雪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中最高危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受伤率高且赛道险峻,医疗救援难度大,伤员转运困难。一旦发生意外,如何让运动员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是冬奥会赛事服务保障中的重要一环。救援队员不仅要掌握多种救援技能,还必须具备很强的滑雪技能和雪上作业能力。
然而,高山滑雪项目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在国内从事高山滑雪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大约只有几百人,而在高山滑雪运动专业救援保障方面更是一片空白。为全力做好北京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医疗救援保障工作,年,延庆赛区业主单位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零起步组建了一支22人的高山救援队,24岁的黄磊就是其中一员。
黄磊大学期间就读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专业,曾代表学校多次出战全国比赛,并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东北赛区第一的成绩。尽管有专业的底子,但黄磊依然感觉任务艰巨。
与其他历届冬奥会不同,北京冬奥会是第一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天气寒冷、风速较大、高山赛区坡度陡都给医疗救援保障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黄磊坚持每天背着20多公斤的救援背包进行负重训练,同时加强和队员之间的配合。“在赛道救援过程中,4个人组成一个救援小队,两个人负责操作救援船,两个人负责救援的各种急救器械。虽然队员们各有分工,但在训练中要求每名队员都要熟练掌握所有救援技能,以便随时切换角色。”黄磊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能,黄磊和队员们医院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开展实习工作,与医生的配合工作更加默契。经过近3年3个雪季的锤炼打磨,黄磊所在的高山救援队已全面掌握场地安全防护、雪上救援等各项专业技能,并且成为一支被国际雪联认可的高山救援队。“我们勤学苦练迎接挑战,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贡献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韶华!”黄磊满怀期待地说。
赵炳陶:
逐梦“冰丝带”,用汗水成就骄傲
夜幕下的国家速滑馆华光璀璨,速滑馆外部,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层叠环绕,像是速滑运动员冰刀划过冰面的痕迹,又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于年举办,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冰丝带”。
作为国家速滑馆项目工程管理部的计划工程师,赵炳陶见证了这座场馆从第一根基础桩到拔地而起、再到“丝带飞舞”。年初,31岁的赵炳陶怀揣着为奥运奉献力量的梦想,通过严格的考核和面试,参与到“冰丝带”工程建设之中。“我的主要工作是编制、整合和更新项目工程计划,进行工程任务分解,针对一线工程任务实施进度管控。”赵炳陶说。
国家速滑馆采取了屋面环桁架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制板看台结构施工和索结构施工准备同步进行的施工方案。屋面钢结构环桁架实行“南北原位吊装,东西两侧整体滑移”施工。年11月16日,西侧环桁架开始滑移,16个液压千斤顶同时发力,推动重达吨的西侧环桁架以每秒0.5毫米的速度向前滑移。初见这种大场面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而赵炳陶却信心十足、成竹在胸。
“滑移前,项目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条件检查和严格的施工质量检查,我主要负责查看轨道衔接、焊缝的质量以及支腿滑靴的固定情况。”赵炳陶说,为确保滑移同步性,项目部设立了双保险,一方面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滑移进度并进行微调,另一方面通过全站仪实时检测各测点移动数值,并不断进行修正。
除了环桁架滑移,国家速滑馆屋面支撑采用了柔性的索网,其建设难度也很高。年12月28日,一个令赵炳陶难忘的日子。那天出奇地冷,零下十几摄氏度还刮着风,但大家情绪高昂,因为索网正式进入提升张拉阶段,“冰丝带”建设的冲锋号吹响了。
张拉过程中确保每根索同步、均衡受力是关键和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紧盯3个数值,一是现场张拉仪器反馈力值,二是设计院仿真模拟的理论数值,三是第三方监测单位传感器的实时监测数值。我们反复校核,只有这3个数值差距不超过10%,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年3月19日上午10时,索网张拉全部完成,整个索网变成壮观稳固的马鞍形“天幕”。去年,国家速滑馆斩获年度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最高工程大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天幕”的成功“编织”是其主要加分项。
随着“冰丝带”的完工,赵炳陶的身份从“工程管理者”变身“场馆运行保障者”,他说:“作为场馆运行者,我们一定要让‘冰丝带’这座冬奥标志性场馆保持最佳状态,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感受到中国智慧建造的风采!”(记者贺勇易舒冉)
版式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年11月21日第05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