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千斤顶 >> 千斤顶图片 >> 正文 >> 正文

乾隆帝的鬼顶门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专

来源:千斤顶 时间:2023/2/15

乾隆帝的“鬼顶门”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专家们这么说

说到孙殿英这个人,相比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曾经是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的军长,而真正让他出名的,则是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事件,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在盗乾隆裕陵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件非常怪异的事情。

话说一九二八年,孙殿英在率领众人盗掘乾隆裕陵时,碰上了地宫的第一道石门,由于没有经验,孙殿英命令士兵抱起一根大木桩,硬生生将第一道石门撞开了,撞开门后,士兵们看到门后的抵门柱,一下子明白了石门的原理。

而这根石柱,名叫自来石,所谓自来石,与自来火,自来水可不一样,它多半指的是一根人工凿成的石条,坚固无比,古时建造大型陵墓,先将石门上凿下一个缺口槽,在门后面挖个坑,把石条竖那里,斜靠着门,当门逐步关上之后,石条靠不住门了,就一点点划下来,最终横在门后面,卡在石门槽子中,一下把门堵住。

这样的石门一关闭,从门外就很难打开,所以,自来石也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条,明白了这个机关的原理,再去破解它就没有那么困难,所以,第二道和第三道石门,孙殿英打开得很容易,并没有使用蛮力破坏石门,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乾隆裕陵中的二三两道石门依旧保存得相当完好。

不过,事情不可能总是那么顺利,在这看似没有差别的第四道石门面前,孙殿英伙同士兵却怎么也打不开了,之前的方法在这里好像并不适用。之后,孙殿英开始使用蛮力,木头桩子依旧怎么撞不开这第四道石门。所幸当时的军阀,手中除了有枪械,还有炸药。

于是,孙殿英命人拿来炸药,埋在第四道石门下,最后将石门硬生生给炸开了,当一伙人进入地宫后才发现,原来抵在这最后一道石门后面的不是一根自来石,而是一个巨大的棺椁。

众所周知,乾隆裕陵内共葬有六人,即乾隆本人和他的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宝床上本来一共应该有六具棺椁,但是,进入地宫的士兵们却发现,宝床上只剩下了三具棺椁,最大的棺椁和其他两具都跑到了宝床下面,而最大的一具就是抵在门后的巨大棺椁。

后来,清废帝溥仪派的善后大臣从这具最大的棺椁中找到了乾隆帝的头颅骨,才知道这具顶门的棺椁就是乾隆帝的梓宫,善后大臣们重殓了裕陵遗骨,将乾隆帝的内棺重新摆放在正面宝床上的正中位置,并将一帝二后三妃的遗骨殓入棺内,重新关闭了前三道石门,并且填砌了隧道。

时间一转眼来到了一九七五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开始组织清理乾隆裕陵地宫,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文物工作者开启最后第三道石门(第四道石门已被炸毁)的时候,却发现动用之前的方法竟然又打不开了。

最后,文物工作者们利用千斤顶,将石门顶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派人进去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进去那人一看,整个人都惊呆了,原来又是乾隆帝的棺椁从高高的宝床上“走”了下来,顶住了石门,使得石门无法打开。

从这之后,神秘的“鬼顶门”事件就彻底传开了,对于这种怪异的现象,专家们也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不过,根据他们的分析,最后还是给出了一个观点,乾隆棺椁之所以能够“鬼顶门”,主要是依靠了一种东西制造出来的机关,这种东西就是冬季北方比较容易获得的冰块。

无论是第一次修墓之人,还是之后溥仪派去的善后大臣,都是利用了冰块,在石室内修建了冰制的斜坡,利用力学原理,让冰块停留在斜坡之上,而当冰块融化,乾隆棺椁就会从斜坡滑向石门,将石门牢牢抵住。

当冰块融化以后,乾隆棺椁就会“走”下宝床,抵住石门,造成所谓的“鬼顶门”假象,这种假象,一来可以保护地宫不受侵扰,二来也增加地宫的神秘色彩,从而烘托出神圣感。

尽管这种解释看似科学,比较令人信服,但是,在裕陵的石室中,专家们却并未找到过辅助冰块的制动设备的相关线索,如此一来,乾隆帝棺椁的“鬼顶门”事件也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