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千斤顶 >> 千斤顶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土建施工方案

来源:千斤顶 时间:2025/4/8
阜阳高速时代御府二标项目承插型轮扣式支模架施工方案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轮扣式脚手架的特点4.轮扣式脚手架的施工要点及技术参数5.轮扣式体系及脚手架的布置6.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7.操作工艺8.施工监测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9.脚手架设计计算轮扣式支模架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木结构设计规程》(GB-);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本工程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标准层层高均为2.95米,采用轮扣式支模架作为支撑体系,楼板厚mm,梁截面为mm×mm、mm×mm、mm×mm等。3.轮扣式脚手架的特点轮扣式脚手架是新型的一种便捷式支撑脚手架,它有点类似碗扣架又优于碗扣架,目前在建设工地上已开始广泛使用。其主要特点是:1、具有可靠的双向自锁能力;2、无任何活动零件;3、运输、储存、搭设、拆除方便快捷;4、受力性能合理;5、可以自由调节;6、产品标准化包装;7、组装合理,它的安全性、稳定性好于碗扣式、优于门式脚手架;8、实践中表明,作为梁跨度在15m以内,净空层高度在12m一下的单跨、多跨连续梁、框架结构房屋模板支撑体系,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好于碗扣式脚手架,优于门式脚手架。缺点:1、轮扣式脚手架搭设不宜在基层不硬实,地面不平整和不进行混凝土硬化的地面上;2、不宜直接在土质差的软土层、地面易塌陷的地基上搭设;3、只能作为落地式脚手架使用,不能作为悬挑脚手架使用。4.轮扣式脚手架的施工要点及技术参数4.1施工要点1、放线定位,使支撑体系横平竖直,以保证后期剪刀撑和整体连杆的设置,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性。2、轮扣式脚手架安装基础必须要夯实平整并采取混凝土硬化措施。3、轮扣式脚手架宜使用同一标高的梁板底板的标高范围,对于高度和跨度较大的单一构件支承架使用时对横杆进行拉力和立杆轴向压力(临界力)的验算,确保架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轮扣式脚手架附图片。4.3轮扣式脚手架技术参数轮扣式脚手架严格按照《GB-》标准执行一、规格、型号4.4、设计荷载1、支撑立杆设计荷载:当横杆竖向步距分别为、0㎜时,框架立杆荷载(Pmax)分别为:40、30KN。2、横杆设计荷载:HG-90Pmax=6.77KNQmax=14.80KNHG-Pmax=5.08KNQmax=11.11KNHG-Pmax=3.39KNQmax=7.40KN在悬臂集中荷载作用下,横杆接头的抗弯能力为2KN.M。3、支座设计荷载:可调底座Pmax=60KN,可调顶托Pmax=60KN,可调早拆Pmax=60KN。5.轮扣式体系及脚手架的布置5.1轮扣式模板支架系统构造(1)稳定体系受力的作用后,能稳定的支撑模板、材料及施工荷载的立杆体系为稳定体系,例如4个或4个以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立杆搭设成的井子架,稳定体系如图所示。图稳定体系(2)非稳定体系受力的作用后,不能稳定的支撑模板、材料及施工荷载的立杆体系为非稳定体系,例如在同一直线上延伸的2个或2个以上连接在一起的立杆,非稳定体系如下图所示。图非稳定体系(3)轮扣式模板支架轮扣式模板支架的布置。最少四个立杆组成的井字架为一个完整体系单元。(4)板跨中轮扣式模板支架的布置轮扣立杆离墙边距离宜控制在mm,然后通过扫地杆进行排列组合。根据具体开间尺寸,轮扣架组合后应以开间中间线为中心,调整轮扣架离两侧墙、梁距离一致,该距离宜控制在mm~mm。5.2轮扣式脚手架的布置(1)对于局部特别是不规则的,框架9米轴线内有大梁的,则适当利用1.2米和0.9米长的轮扣式脚手架进行调整立杆间距,保证立杆从梁轴线起距离开始起步。(2)对框架柱边,先少支一排轮扣式脚手架,进行模板支设,柱子模板支完后,用钢管、十字扣件固定在轮扣式脚手架上,钢管端头U型托顶住模板外侧加固柱子的钢管或木方上,加固斜撑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对U型托的丝扣进行调整,确保支撑对框架柱的加固牢固。(3)对楼梯踏步的模板支设,由于模板架支撑是斜向的,采用钢管、扣件进行固定。(4)对顶板,由于轮扣式脚手架的支设高度不一定能正好到达梁底,因此,在轮扣式脚手架顶端,加设U型托进行顶板标高的立杆高度调整。立杆顶部U型托丝杆外露不得超过30CM,如果超过则进行适当调整,可在轮扣式支架下部再加设一个U型托,即立杆最上端与最下端各设置一个U型托,确保支架及U型托的的受力稳定。(5)梁底采用钢管上铺设40*90木方,间距mm,木方上铺设梁底板,梁底间距mm支撑加固。(6)沿楼最外侧四周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通长剪刀撑,剪刀撑用钢管、扣件搭设。6.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6.1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墙柱钢筋加工制作及模板的配置→剪力墙及柱钢筋绑扎→内架搭设→梁底模及梁侧模的安装→平板模板安装以及剪力墙及柱模板的安装→模板验收→梁板钢筋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梁板柱混凝土浇筑→柱模拆除→梁侧模拆除→梁板底模拆除。柱及剪力墙模板流程:清理柱墙内杂物→弹边线及门洞口位置线→钢筋绑扎、预留洞口→自检、互检及隐蔽验收后工序交接手续→安装洞口模板→安装柱墙体侧模→调整固定→自检、互检→验收→移交砼工种。梁板模施工工艺:弹线→内架搭设→调整标高、剪力墙及柱接头模板安装→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板底龙骨→铺底板模堵缝、清理→绑梁钢筋→绑板底筋、水电管线安装→绑板板面筋、预埋件、插筋、封边模→自检、互检合格后验收,办交接手续,移交砼工种。6.2施工准备6.2.1材料准备(1)各类材、工具劳动力以及防护用具施工前到位。(2)根据施工工期间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确定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3)对于发生变形、翘角、起皮及平面不平整的模板,及时组织退场。(4)原材料进场后,堆放整齐,上部覆盖严密,下部垫起架空,防止日晒雨淋。(5)模板放置:模板在工地加工成型后,下面用木方垫平,防止变形,并应对模板型号、数量进行清点。用油漆在编好号的模板上作标记,堆放于现场施工段内,便于吊装。6.2.1轮扣式支撑体系范围本工程标准层层高均为2.95米,在标准层的模板支撑体系中采用轮扣式支模架。6.2.2轮扣式支撑体系技术交底工作在轮扣式支撑体系架子搭设前,应该对工人进行新工艺的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重点如下;1.轮扣式支撑体系扣件必须插牢固,保证不能自拔。2.可调支座伸出立杆顶部的距离小于mm。3.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高度小于mm。4.在立杆顶部安装可调顶托,通过调节顶托调平到所需标高,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托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mm。7.操作工艺7.1支撑体系本着创新工艺、新产品的原则。本工程部分支模体系采用轮扣脚手架支模体系。我们采取最不利荷载进行验算。选择梁最大截面为xmm、板厚为mm、墙厚mm进行支模体系稳定性验算。立杆和水平杆采用φ48×3.0的轮扣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0mm×mm和mm×mm,水平步距为1.5m,立杆顶部采用顶托支撑,上部托梁采用φ48×3.0双钢管,钢管上铺40mm×90mm木枋间距为mm。做扫地杆用得水平杆离地高不得超过mm。7.2模板支设的要求7.2.1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模架(模板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压实,并有足够的承压面积。7.2.2模板工程在施工后还应检查预埋、预留孔洞,以确保预埋、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须准确无误。7.2.3柱子模板接缝控制模板制作时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隙高差、宽度应≤2mm,模板间接缝宽度≤2mm。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模板周转次数严格控制,定期检修。7.3模板拆除7.3.1拆除前的准备①拆除前必须对操作工人作好技术及安全交底;②全面检查内架的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③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④拆除前对整个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现场,以免发生安全事故。7.3.2拆模时间规定: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及梁底模板拆除必须由专业施工员提出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意见,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各部位构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7.3.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1)、梁板模板拆除前应先在满堂架适当部位横杆(满足操作要求)铺上脚手板以满足操作时安全需要及防止拆下的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落。2)、拆模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拆除部位的正下方,并用专用撬棍拆除梁板模,禁止野蛮施工。3)、拆下的模板由人工往下传递,层高超过4m楼面底模由人工通过绳子吊运落地,严禁往下扔,以防止模板损坏。4)、当天拆下的模板当天转运至指定地方并及时清理干净,撬出铁钉并刷脱模剂,禁止待一楼层模板全部拆除后,再一次清运。8.施工监测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8.1施工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满堂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稳定状况、梁、墙柱模板浇筑时模板受力变形状况、浇筑砼时模板沉降变形情况等。2、监测方案:a、施工时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b、砼浇筑作业时安排专人检查支撑系统受力情况,检查梁、柱模板受力变形情况;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用预备好的千斤顶恢复,若无法恢复则立即拆卸模板重新安装。对震动导致扣件松动,派人检查加固。c、在已浇筑楼面顶部安排专人用水准仪检查模板变形情况,观测频率不得大于1次/30min,保证施工作业在受控状态;观测方法:1)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2)浇砼前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并作好记录。d、严格控制砼料高度,不得超过40cm高,及时将砼振捣铺平;e、支撑架内部备用木枋及长短钢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加固处理。3、变形监测预警值:支架垂直位移为10mm,大梁支架水平位移为8mm,大梁支架沉降位移为10mm。8.2安全应急预案1总则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项目经理接受业主、监理或有关部门的指挥,项目部内部各抢险小组统一接受项目经理指挥。适用范围:本工程轮扣式支撑体系范围发生的高空坠物、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等事故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反应。2灾情预警和报告a灾害预警综合管理部收集各灾情信息,并与有关部门紧密联系及时发出预警,预测灾情的发生趋势及可能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b建议对策项目部根据灾情预测预警及时向监理、公司或有关部门提出应急对策建议和措施,或者制定针对性应急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