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建筑爱好者,或者对高科技感兴趣,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个话题: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
什么是“空中造楼机”?它又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和优势?它又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空中造楼机”的面纱吧!
什么是“空中造楼机”?
“空中造楼机”是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全称为“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的高效施工装备。它犹如一个设在空中的建筑工厂,可达到3天一个结构层的施工速度,缩短20%的施工工期,极大提升了建筑施工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空中造楼机”在全球首次将大型塔机和安全防护、临时消防、临时堆场等施工设备、设施直接集成于施工平台上,共用支点,同步顶升,可覆盖4层半高度,承载力达数千吨,能抵抗14级飓风。
随着“造楼机”的爬升,各项工艺逐层进行,从下到上形成工厂流水线,逐层完成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作,让百米高空的建筑施工作业如履平地。
“空中造楼机”有什么优势?
“空中造楼机”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节约了资源和成本,保障了安全和环保。
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采用顶升模式,避免了传统模架拆装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采用封闭式平台,提供了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了施工质量;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精准控制和数据分析。节约资源和成本: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构件标准化、通用化和周转化;采用轻量化结构,降低了自重和运输费用;采用集成化方案,减少了塔吊、电梯等设备的安装和拆卸次数。保障安全和环保:采用微凸支点技术,提高了整体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采用全覆盖防护,防止了高空坠物和人员坠落;采用低噪音、低排放的设备,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空中造楼机”是如何发展的?
“空中造楼机”的研发历经了从低位顶模到微凸支点顶模,再到集成平台和通用型轻量化平台的四个阶段,每一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代顶模: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这是“空中造楼机”的前身,于年在广州西塔项目首次应用,采用液压千斤顶顶升钢平台,带动模板与挂架整体同步上升一个高度,实现两天一个结构层的施工速度。第二代顶模: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这是在第一代顶模的基础上,将模架拆分为多个标准组件,实现装配式结构,提高了周转性、适应性和安全性。于年在福州世茂国际中心项目开始应用,并在多个超高层工程中展示了优势。第三代顶模:微凸支点智能控制顶升模架。这是在第二代顶模的基础上,利用核心筒外侧墙体表面的微凸构造承力,提高了单个支点的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同时研发了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保障了运行安全。于年在武汉中心项目首次应用,并在深圳华润总部大厦等工程中发挥作用。集成平台:“空中造楼机”。这是在第三代顶模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试验,将大型塔机直接集成于平台上,实现了塔机、模架一体化安装与爬升,并将核心筒立体施工同步作业面从三层半增至四层半。于年在北京中国尊项目开始应用,并在武汉绿地中心、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工程中刷新了中国城市天际线。通用型轻量化平台:“住宅造楼机”。这是在“空中造楼机”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针对普通住宅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研发了一种轻量化、通用化、标准化的集成平台,实现了住宅建设的现场机械化全现浇模式。于年在重庆中建御湖壹号项目首次应用,并展示了良好的经济性和效率。
“空中造楼机”有什么意义?
“空中造楼机”是中建三局对建筑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创新,是中国建筑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是中国智造的一项重要成果。
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空中造楼机”突破了传统建筑施工模式的局限,实现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节约了资源和成本,保障了安全和环保,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对中国建筑业的展示。“空中造楼机”在国内外多个超高层建筑项目中应用,刷新了中国城市天际线,展示了中国建筑业的实力和水平,提升了中国建筑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中国建筑业走向世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对中国智造的贡献。“空中造楼机”是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是中国智造的代表之一,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创新专项之一,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之一,是国家“双循环”战略支撑之一,为中国智造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
“空中造楼机”是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是一项具有创新性、领先性、示范性的技术成果,是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成果,是一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成果。它不仅为中国建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探索。
如果你想亲眼见证“空中造楼机”的神奇魅力,请到北京、武汉、沈阳等城市去看看吧!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