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千斤顶 >> 千斤顶优势 >> 正文 >> 正文

双奥之城18年逐梦从水到冰

来源:千斤顶 时间:2022/8/15

▲侯本才在冰立方工地上。

“从水立方建设,到水冰转换成为冰立方,每一次项目施工,我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侯本才说。

水立方横空出世

侯本才现在是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一局)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已在建筑业深耕30年。他曾参与奥林匹克公园、首都机场扩建项目等10余项建设工程,但其中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担任国家游泳中心建设项目执行经理。

年,中建一局中标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工程,侯本才接手这个项目,开始构建这座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场馆。

水立方被誉为“蓝色魔方”,是世界首个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也是世界最大的膜结构工程。水立方钢结构的构件总数有个,每个构件都不一样。这样的建筑在建筑界没有标准可循,也没有相关经验可参考。“其实这个钢结构搭起来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卸载千斤顶。”侯本才介绍,建筑搭建中应用了支撑钢架结构的千斤顶,膜结构覆盖前,就要将千斤顶卸载,这意味着要实现多个支撑点同步卸载,一旦不能同步,会造成局部受力过大,结构便会破坏。

当时专业卸载人员紧缺,侯本才同项目管理团队顶了上去。一遍遍分析方案,一次次模拟实验,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卸载的日子,有媒体前来现场直播,2.8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静得出奇。侯本才握紧手中的对讲机,大喊一声“开始!”多个支撑点整齐划一同步卸载,水立方横空出世!

水变冰前所未有

随着北京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年北京冬奥组委确定水立方为冰壶比赛场馆。

将水立方变为冰立方,这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难题。侯本才又是自豪又是担心:水变冰需要经过把水抽干、搭设钢架和支撑板、铺上保温层和防水层、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输送载冷剂将水面冰化等5道工序。综合考虑世界冰壶联合会及场馆运营的要求,支撑体系必须平整、坚固、经济,并能实现快速拆除和复原,其中对受力变形的要求尤其严苛,“每平方米一吨的荷载条件下,相当于两头牛站在一平方米的预制板上,变形不能大于3毫米。”

为完成这次改造,整整天,侯本才及其团队不断摸排,编制出数十个制作及施工方案,还绘制了张设计图。经过一次次试验,最终选定综合指标最优的钢结构支撑加混凝土预制板组合的方案。

国内结构检测权威团队进行荷载变形测试,当看到试验报告清晰地显示出“钢结构变形1.6毫米”时,侯本才分外激动,“冰的这两点,终于可以加上了。”自此,水立方也成了世界第一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体育馆。

温湿环境智慧调节

游泳池要求高温高湿,冰壶场地要求低温低湿,制冰、除湿系统运行是否达标,直接决定了冰壶赛道冰面制冰成功与否。为满足冰壶比赛要求,场馆内冰面需保持-8.5℃,冰面以上1.5米处应保持10℃,而看台区温度应为16℃-18℃……侯本才带领团队,创新应用温湿度智慧调控系统,由监测点实时监测数据,一旦发现温湿度未达到标准,温湿度智慧调控系统便自动开始调节,在满足冬奥会冰壶比赛所需温度的同时,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赛体验。

水立方的18年,是中国奥运圆梦的18年,也是侯本才尽心逐梦的18年。

来源客户端冬奥会刊

记者张淑玲

编辑韩烨

流程编辑刘伟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