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设施是一个建设项目重要的资源。因此机械设备的好坏,往往是导致施工现场出现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之一,比如起重机械吊钩上的防脱装置一旦缺失,就有可能导致带载的吊带或钢丝绳从吊钩上脱钩而引发起重事故,比如手持角磨机上的防护罩如果缺失,就有可能发生作业人员被突然破碎的砂轮片击伤或重伤而死亡。然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虽然重要,但仅靠作业人员自觉管理好机械设备和安全操作机械设备,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安全监理、安全监督以及设备管理人员通过安全检查的方式,才能更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一般情况下应围绕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去检查。
四、桩工机械的安全检查
1.施工现场是否按桩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桩机的使用要求。在基坑和围堰内打桩,是否配置足够的排水设备。
2.桩机作业区内是否存在妨碍作业的高压线路、地下管道和埋设电缆。作业区是否有明显标志或围栏,是否有非工作人员进入作业的情况。
3.作业前,是否由项目负责人向作业人员作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桩机的安装、试机、拆除是否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安装桩锤时,是否将桩锤运到立柱正前方2m以内,是否存在斜吊情况。桩机的立柱导轨是否按规定润滑。桩机的垂直度是否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机械设备安全隐患图例:打桩机卷扬机上的钢丝绳排列不整齐,存在钢丝绳被压扁的风险
5.作业前,是否检查并确认桩机各部件连接牢靠,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吊具、钢丝绳、制动器等是否完好,起重机起升、变幅机构工作正常,润滑油、液压油的油位符合规定,液压系统无泄漏,液压缸动作灵敏,作业范围内是否有非工作人员或障碍物。
6.桩机吊桩、吊锤、回转、行走等动作是否同时进行。吊桩时,是否在桩上拴好拉绳,以避免桩与桩锤或机架碰撞。桩机吊锤(桩)时,锤(桩)的最高点离立柱顶部的最小距离是否确保安全。轨道式桩机吊桩时是否夹紧夹轨器。桩机在吊有桩和锤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是否有离开岗位的情况发生。
7.桩机是否侧面吊桩或远距离拖桩。桩机在正前方吊桩时,混凝土预制桩与桩机立柱的水平距离是否大于4m,钢桩是否大于7m,是否有防止桩与立柱碰撞的安全措施。
8.使用双向立柱时,应在立柱转向到位,并应采用锁销将立柱与基杆锁住后起吊。
五、顶管机的安全检查
1.选择顶管机,是否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导轨是否安装牢固,是否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且是否经常进行检查和校核。
3.千斤顶的安装是否符合下列规定:
1)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撑架上,并应与管道中心线对称;
2)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宜取偶数,且其规格宜相同;当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
3)千斤顶的油路应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回油的控制系统。油泵和千斤顶的选型应相匹配。
4.顶进前,全部设备是否经过严格检查和试运转确认合格。
5.顶进时,工作人员是否有在顶铁(周围)上方及侧面(油缸、套管连接处、后背墙)停留的情况,作业过程中是否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迹象。
6.顶进开始时,是否先缓慢进行,在各接触部位密合后,然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
7.管道顶进是否连续作业。管道顶进过程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是否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继续顶进:
1)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
2)后背墙变形严重;
3)顶铁发生扭曲现象;
4)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5)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
6)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
7)管节接缝、中继间渗漏泥水、泥浆;
8)地层、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等周围环境的变形量超出控制允许值。
8.使用中继间是否符合下列规定:
1)中继间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应随时观察有可能发生的问题;
2)中继间使用时,油压、顶力不宜超过设计油压顶力,应避免引起中继间变形。
9.始发井壁是否设置顶管机始发反力墙,反力墙应与隧道轴线垂直,是否能承受推进顶力。
10.竖井边5m内是否堆放土方。竖井内的地基处理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11.顶管机顶进前,是否检查确认千斤顶、液压时动系统及接头完好无泄漏,压力表、安全阀正常,电源电动机无漏电,接地牢固,触电保护器灵敏有效。作业人员操作电动高压油泵时是否穿绝缘水鞋和戴手套。
六、盾构机的安全检查
1.构机组装前,是否对推进千斤顶、拼装机、调节千斤顶进行试验验收。
2。在盾构始发阶段,是否检查各部位润滑并记录油脂消耗情况;初始推进过程中,是否对推进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监测反馈资料进行分析,不断调整盾构掘进施工参数。
3.盾构掘进中,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是否暂停施工,并排除险情后继续施工:
1)盾构位置偏离设计轴线过大;
2)管片严重碎裂和渗漏水;
3)开挖面发生坍塌或严重的地表隆起、沉降现象;
4)遭遇地下不明障碍物或意外的地质变化;
5)盾构旋转角度过大,影响正常施工;
6)盾构扭矩或顶力异常。
4.盾构切口与到达接收井距离小于10m时,是否控制盾构推进速度、开挖面压力、排土量。
5.盾构推进到冻结区域停止推进时,是否每隔10分钟转动刀盘一次,每次转动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6.更换刀具时,是否按专项方案和安全规定执行。
7.盾构带压开仓更换刀具时,是否确保工作面稳定,并进行持续充分的通风及毒气测试合格后,进行作业。地下情况较复杂时,作业人员是否戴防毒面具和进行有害体气检测。更换刀具时,是否按专项方案和安全规定执行。(未完待续)
编辑田瑾辉审核韩举锋杜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